红学研究尤须注意其中的公历(据《儒略
历》修订的《格列历》即今之公历)和农
历(《崇祯历书》或称《西洋新法历书》
《新法历书》《新法算书》》)之间的互换
对举,以及天干地支和谐音等,这对理解
文本内蕴十分重要。
有读者置疑在曹雪芹时代曹雪芹不可能知
道公历并将公历用于小说中的时间叙述,
对此,我在本书中有大量论述证明,曹雪
芹在小说中关于时间的叙述确实采用了公
历与农历交互换算的艺术表现方式,读者
可自己辨识。
贾敬为什么要离家修炼?他真的是为了避世图清静吗?要理清这个问题,最简便的方法仍然是还原曹雪芹塑造贾敬这个人物形象的原型基础和用意。
庚辰本第十一回回前加页有条批语:“荣、宁世家未有不尊家训者。虽贾珍尚奢,岂明逆父哉?故写敬老不管,然后恣意,方见笔笔周到。”甲戌本眉批:“贾珍尚奢,岂有不请父命之理?因敬老修炼要紧,不问家事,故得恣意放为。”这两条批说贾敬“不问家事”“敬老不管”,同第二回冷子兴叙宁府“敬老爷一概不管”,使贾珍父子得以恣意妄为是一个意思。由此可知,写“敬老不管”是为了放笔渲染贾珍父子的“恣意放为”,也就是说,描写贾敬的出家修炼不过是为有族长身份的贾敬找个遁词,以避免直接触及最高权力━━因为贾敬、贾珍、贾蓉三人是雍正和张献忠在小说中历史互鉴的合叙。
贾敬的敬左边是个苟字,苟谐狗,因张献忠的献字右边是个犬旁,贾蓉的蓉即蓉城,指四川成都,贾蓉的蓉是对苟(狗)字的补叙━━因为张献忠在四川成都建立大西王朝以及张献忠的屠川。张献忠死于一六四六丙戌年,戌和狗在时刻地支和属相中都序十一,雍正就是在一七二二壬寅年的十一月登基的。将张献忠和雍正合叙,除了用张献忠的专制暴力借喻雍正的专制暴力外,还因为张献忠和雍正二人都属马。第二十八回冯紫英家宴是金钏投井宝玉挨打的伏线,叙的就是吕留良文字狱。冯紫英的冯即二马,在这一回就是专指张献忠和雍正,是用张献忠的专制暴力镜鉴雍正大搞文字狱和禁教等专制暴力。第二十九回描写清虚观打醮惊动送礼的只明提了两家,一个是冯紫英家,一个是赵侍郎家,赵侍郎的侍谐四,侍郎即四郎,因雍正是康熙第四子。搜捕张熙曾静造成吕留良文字狱的川陕总督岳钟琪是四川成都人,因此用张献忠屠川的地点定位金钏事件(吕留良文字狱)与成都有关联的岳钟琪来暗叙雍正大搞文字狱。蒋玉菡原型即岳钟琪。宝玉赴冯紫英家宴前带了四个小厮,焙茗、锄药、双瑞、双寿,四个小厮的名字是专为蒋玉菡原型岳钟琪而设的定位性名称。焙茗的茗即名,锄药的药即岳,这里药和岳都读作四川方言,茗药即名岳,也即姓岳。双瑞双寿的后二字瑞寿即瑞兽,借喻岳钟琪的琪,因琪谐麒麟的麒,这里用麒麟借指岳钟琪,也即第二十九回张道士给宝玉的金麒麟。满清国姓爱新觉罗就是金的意思,金麒麟的喻意是说岳钟琪是为满清王朝效忠的官。知道了金麒麟的喻指,就不难明白黛玉因金麒麟同宝玉斗气的心理背景。
贾敬、贾珍、贾蓉这三人的历史背景是一个合叙,是从一六二六年皇太极登基叙起,整体形象以满清的雍正为主。贾珍的珍谐雍正的名字胤祯的祯。冷子兴说贾珍“这珍爷那里肯读书,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人敢来管他。”就是说的雍正轻视文化,同其父康熙的开放政策背道而驰,将国家形态禁锢于专制独裁的暴力控制状态。先祖宁国公指努尔哈赤,是努尔哈赤创建了后金。努尔哈赤逝后(一六二六年,天命十一年)由第八子皇太极于是年九月继位,也即小说中的贾代化。贾代化生了两个儿子,喻指皇太极的两个年号,长子贾敷在八九岁时死了,是说第一个年号天聪,天聪九年(崇祯八年)后改年号崇德,是年改国号为清,后金的称谓不复存在。但贾敬不等于崇德年号的喻指,与贾敷相对而言是借喻由此进入了满清。与贾敷是天聪这个年号的符号性人物相对而言,贾敬是借喻由此进入了满清,这样就同贾珍贾蓉借喻雍正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叙述。批语说“至蓉,五代”,就是从努尔哈赤算起,至雍正刚好五代。
知道了贾敬的原型基础是雍正,就不难明白秦氏判词“箕裘颓堕皆从敬”这句话的意思,所谓“箕裘颓堕”是以康熙朝的盛世为对照,说国家由盛到衰堕入颓败都是雍正搞出来的,他的大兴文字狱、全面禁教将国家拖入一个万马齐喑的灰暗时代,使得国家政治和经济严重受损。雍正的专制独裁相对于康熙较为温和的开放政治是造成国家政治和经济堕入颓败的根本原因,“生齿日繁”的人口压力在康熙朝并不突显,但到了雍、乾朝则成为困扰国民经济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不能不说是雍正治国政策的失败。
第十一回贾敬生日,贾母因吃了“桃儿”闹肚没去宁府,这里的“桃儿”应是桃类的晚熟品种青州蜜桃。青州蜜桃产自山东,明、清以后一直是贡品,成熟期在每年的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正是“黄花满地”的秋菊时序。贾敬的生日之所以要定在九、十月份,一则因为雍正死于一七三五年的公历十月;再则雍正和张献忠李自成都属马,李、张的公历生日都在九月,但李、张的农历生日同雍正的逝日都在八月,用李、张联叙雍正,是因为李、张同满清当初都是以造反起家。“桃儿”的“桃”也即桃李的桃,隐一个李(自成)字。用青州蜜桃是为了植入青州这个名词,也即第七十八回贾政命宝玉等写<姽婳词>中的“青州”,是“黄巾赤眉”的定位性伏笔。李自成张献忠是一六三0年加入农民军的,因此此回的时间大体应在一六三0年,这也可与秦氏原型相互印证。在此,贾敬的生日是李、张的生日和雍正的逝日的合叙,而贾敬的逝日则以雍正的逝日来表现。
第六十三回写贾敬的灵柩进城择于“初四日卯时”,“初四日”的“初”即一,“四”即卯,因雍正死于一七三五乙卯年,乙谐一,也即初,卯在地支中序四,因此说初四日。“卯时”的“卯”是乙卯年的定位性时间名词。贾敬灵柩“至未申时方到”,未时在下午1━3时,也即13,是说雍正十三年;申时在下午3━5时,也即35,指一七三五年,雍正正是死于一七三五年(雍正十三年)。有的专家和读者不信和反对小说中用了六十干支十二地支及属相的艺术表现手法,这是又一显例。因此,“初四日卯时”和“至未申时方到”是贾敬原型雍正逝年的定位性时间叙述。礼部代奏说“贾敬常养静于都城之外的玄真观”,“玄真观”的“真”即胤祯的祯。
贾珍贾蓉奔丧途中遇贾(王扁)贾珖迎候。贾珖的珖是玉和玉笛的意思,玉在书中常用来借喻明朝,而玉笛的笛谐敌,这里以玉笛(敌)借喻明、清的敌对。贾(王扁)的(王扁)谐宾天的宾,古时是帝王之死的专称,后来才用以泛称尊者之死,但在这里仍借古意喻帝王(雍正)之死。东府的人报说“老爷宾天了”其实就是暗指雍正之死,只不过取名贾(王扁)还有层深意。(王扁)去掉王旁是个扁字,扁是借指古代名医扁鹊,扁鹊因反对用巫术治病而被秦国太医令杀害,这里的意思很明白,雍正修炼的所谓“导气之术”是“妄作虚为”的“虚诞”之为。从贾敬一味“养静”避世的描写看,雍正很可能有了所谓幻听,因此借“守庚申”炼“导气之术”等玄学以寻求精神寄托。但外来宗教基督教是明确反对玄教玄学的,这可能是导致雍正竭力禁教的根本原因。
由前述所知,贾敬的避世养静不过是曹雪芹为了描写雍正的治世无方胡作非为但又需规避文网的一种曲笔和艺术表现方式。贾敬、贾珍、贾蓉是一组相互关联的互补性人物叙述。贾敬的死之所以提到抄检大观园之前,是为了突出贾珍(胤祯)的“恣意放为”,如果贾敬在世,族长(最高权力)则有失职之罪。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贾珍“煮了一口猪,烧了一腔羊”,“猪”借指雍正朝的吕留良案,因吕留良逝于一六八三癸亥年,亥属猪,用吕留良的逝年来叙述吕留良案,是因为雍正对吕留良的开棺戮尸。“羊”借喻传教士,因《圣经》形容教民是基督耶稣的羔羊,这里暗指雍正的禁教。“异兆”“悲音”发生在十四日晚,第二天即八月十五(仍将农历对换成公历),是汤若望的逝日。尤氏偷听年少纨绔的话:“舅太爷虽然输了,输的不过是银子钱,并没有输掉了鸡巴(毛几)(毛巴),怎就不理他了。”我在<蒋玉菡之谜>中说曹雪芹借薛蟠酒令将雍正的专制暴力比作鸡巴,这是书中第二次用鸡巴一词,第一次借指雍正搞文字狱,这次借指雍正的禁教。输了银钱没输掉鸡巴是说雍正的极端政策导致经济滑坡民生艰窘,但在对付异己方面却仍然采用极端专制的粗暴手段。贾赦酒令说笑话:“一家子一个儿子最孝顺。偏生母亲病了,各处求医不得,便请了一个针灸的婆子来。婆子原不知道脉理,只说是心火,如今用针灸之法,针灸针灸就好了。这儿子慌了,便问:‘心见铁即死,如何针得?’婆子道:‘不用针心,只针肋条就是了。’儿子道,‘肋条离心甚远,怎么就好?’婆子道:‘不妨事。你不知天下父母心偏的多呢。’”“针”谐胤祯的祯,“不知道脉理”是说雍正的治国无方。“不用针心,只针肋条”的“肋条”是借《圣经•创世纪》中上帝用亚当的肋条造女人夏娃的传说,亚当是(出自)泥土之意,也即宝玉所说“男人都是泥做的”,这里以(亚当的)肋条借指男权社会的专制暴力。“只针(祯)肋条”针对的也就是以雍正为代表的专制集权。
(全文完)
A清泉 草于
二0一三年九月十五日
重庆市南岸区